同樣都是LED路燈,在價格上面的差距為什么會如此懸殊?我想這個問題是很多朋友所疑惑的。舉個例子,同樣都是12米高150w光源的LED路燈,有的2000元左右,有3000元左右的,還有5000元之高的,價格最高的比價格最低的幾乎多了近三倍,這究竟是何原因?價格到底差在了什么地方?對于外行人來說,這的確很讓人費解,不過對于局內人來說,這就不難解釋了。

路燈這種產品主要分兩大件,分別是燈桿和燈頭,估算燈桿單價并不難,無非就是加工費和鋼材,鋼材價格都是透明的,即便不懂路燈的人,根據桿體的高度及復雜程度也很容易估算出燈桿的大概價格。而燈頭就不同了,相比之下估算燈頭價格就沒有那么容易了,因為燈頭的種類及品牌實在太多了,有鈉燈、金鹵燈、飛利浦的、亞明的、海洋王的、真品、高仿的,LED又分普瑞芯片的、晶元芯片的、科瑞芯片的,什么明緯電源啦、茂碩電源啦.....別說外行人了,即便是照明行業的專家都有看走眼的時候,說到這里也許大家會或多或少有些明白了,價格的高低差距主要是由燈頭決定的。
同樣都是150w功率的LED燈頭,飛利浦的價格是雜牌價格的5倍以上,也就是說雜牌你能300元買一個,買飛利浦的就得在1500元左右。還有一種情況,同樣都是名不見經傳的小品牌,價格也會相差很多,因為它們內部用的電子元件完全不同,有的路燈廠家雖然沒有國際品牌的名氣和影響力,但是他們在生產工藝及使用配件上絲毫不會遷就,例如LED路燈的核心部件——芯片,都是采用的科瑞或歐司朗這類國際一線品牌的,質量非??煽?,電源也都是用的臺灣明緯的,品質很有保障,這些廠家生產的燈頭雖然不是品牌,但是質量并不差,當然價格也不可能低的。

所以說同樣都是12米高的路燈,價格相差幾倍之大一點也不稀奇,高有高的品質,低有低的理由,不能根據外觀相似就一概而論,質量好的不可能便宜,價格低的不可能有好品質。